未来产业需对数字基座共建共享

发布日期:2024-03-01 09:53    点击次数:145

  ○孙炜杰

  从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到主持公司年会的“数字人”,从电影剧本制作到提供一个关键词就能写出论文的人工智能助手,近期,人工智能相关应用场景在消费端陆续落地,但即使在国内“百模大战”愈演愈烈的当下,市面上一些人工智能产品的智能度、真实性甚至是合规合法仍让人心存疑问。考虑到国内相关产业的现状,持续推进数字基座的共建共享是产业未来发展离不开的话题。

  人工智能产品的体验,并不依赖用户界面的美观和设计,而取决于背后大模型的质量。目前在办公、教育和创作领域,已有不少江苏企业出品的数字产品,覆盖剧本协同创作、文本表格处理等场景,其人工智能板块主要提供内容收集、辅助创作等服务。但从其大模型可以发现,目前不少产品应用的都是ChatGPT 3.5甚至3.0版本,属于免费但已经落后于现实的版本,在实际使用中,这些产品目前只能提供2019年之前的内容数据,且以外网英文资源为主,时效性和本地化都难以令用户满意。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目前ChatGPT的使用在国内都难以绕开对合规合法性的担忧,一些公司在宣传其产品时选择隐藏具体模型的字眼,只称为AIGC,但又无法规避在使用产品时相关字眼的出现。近日,一些人工智能办公产品由于在用户条款中要求自由收集用户数据完善模型,也引发了消费者对其合法性与产品道德的质疑。

  较之这些软件,一些以人工智能为关键词的产品更是有数据之“形”而无智能之“魂”。近期,省内部分文旅景区、文化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数字人,其中由皮套演员“扮演”的人工智能,和以固定脚本播放设计好的动画“数字木偶”并不在少数。对于这些数字人,其商业化可能性和应用前景都较为堪忧,成为企业博眼球的形象工程。

  面对这些问题,企业自己投入开发大模型并不现实。一方面,高额的资金成本与人力、时间的长期投入让大多数企业难以负担,同时,由于目前激烈的产品竞争,企业自身若开发产品,其竞争力之孱弱不难想见。笔者认为,国内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发展,还需依靠对大模型、云平台等数字基础的共建共享。一方面,近年来文心一言等国内大模型虽然不断成熟,但对比国外竞品,其办公支撑能力尚有不足,还需要不断完善,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在国内垂直领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语言理解上的优势,让更多的产品愿意接入;另一方面,从大模型到人工智能产品,从数据的收集到应用,尤其是在智能出行等较为复杂的应用场景中,政府部门和企业间数据的互通共享必不可少。




Powered by 炒股配资公司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站群系统 © 2013-2021 365建站器 版权所有